地藏经读诵网
标题

山西古代建筑精华之 明惠唐塔

来源:地藏经读诵网作者:时间:2019-11-15 09:34:38
●被称为唐石塔代表作?  ●明知遇害缘何不躲避?  ●不单纯是高僧安身处?  平顺县城东北苤兰岩乡虹霓村有座海会寺,寺里有座建于唐乾符四年(公元877年)的明惠大师塔,全塔雕刻精致,比例适当,是一座精美的唐代单层方形石塔,反映唐朝建筑与雕刻相结合的高超水平。塔身石碣记载了高僧明惠大师在明知被害情况下而置生死于度外的僧人气概。  在群峰壁立、沟壑纵横、瀑布飞流、地势险要的古关隘虹梯关上,一座孤傲的石
●被称为唐石塔代表作?  ●明知遇害缘何不躲避?  ●不单纯是高僧安身处?
  平顺县城东北苤兰岩乡虹霓村有座海会寺,寺里有座建于唐乾符四年(公元877年)的明惠大师塔,全塔雕刻精致,比例适当,是一座精美的唐代单层方形石塔,反映唐朝建筑与雕刻相结合的高超水平。塔身石碣记载了高僧明惠大师在明知被害情况下而置生死于度外的僧人气概。  在群峰壁立、沟壑纵横、瀑布飞流、地势险要的古关隘虹梯关上,一座孤傲的石塔建在红褐色的紫峰山下,显得庄重古朴。2001年,这座塔被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唐单层石塔的典范  8月21日,记者驱车出平顺县城东35公里,沿着蜿蜒盘旋的崎岖山路来到虹霓村西海会院遗址,只见这里古寺院已早废,仅存一座孤塔静静地矗立着。石塔背依紫峰山,面临虹霓河,西有“虹梯接汉”高山耸峙,东有虹霓瀑布飞泻,周围环境优美,风光秀丽。  记者在平顺县文物旅游局副局长宋文强的带领下来到塔下,仰望这座古塔,只见明惠大师塔为单层亭阁式方形石塔,通高6.5米,边长2.21米,单檐单层五迭四柱式,覆钵尖锥顶。通体由塔基、塔座、塔身、塔檐、塔刹五部分组成,整体比例匀称,轮廓秀美。  眼前的塔基高1.53米,用青石垒砌,为仿木构建筑框架凿造,呈平面方形,四面枋柱交错,贯以铁质铆钉,周饰倚柱、立旌和横钤,西角柱顶端雕刻凸起的兽头,伸出颈项,支撑全塔。基上塔座为束腰须弥座,上下三层叠涩,束腰部分每面设四个壸门,门内剔地起突雕石狮十六尊,或行走、或奔跑、或仰视、或伏卧,姿态不一,形象生动。  顺着塔座往上再看塔身,其高1.8米,南面开方形门,门两侧雕金刚各一,金刚披甲戴盔,手持利剑和金刚杵,肌肉丰满,刚劲有力,脚下踏祥云,勇猛威严,雕工细腻,形象栩栩如生,四边线刻缠枝花边,美观大方。门窗之上装饰有垂幔,四角柱上线刻卷草纹、宝相花、龙串富贵、化生童子等图案,精致流畅。塔内中空,设方形小室,四壁无雕饰,顶雕方格平綦,中央刻置一仰莲状覆盆式基座,可能是放置死者遗像或遗骨之基托。室顶刻有平阁天花,图案清晰,规范考究。门上为半圆形券面,雕伎乐天三躯,两者奏乐,一者舞蹈,活泼俊逸,婀娜多姿,飘飘欲飞。塔檐下部隆起,线刻方格中交叉雕龟背锦纹,再上雕刻额枋、椽飞,四翼微向上翘,檐上雕刻瓦垅、戗脊。塔刹高耸,雕成山花蕉叶和仰覆莲、半开莲形状。由下而上由四层雕刻组成,逐层收缩,每层均由束腰、山花蕉叶和覆钵构成。顶端以锥形宝珠收刹,雕工精细,完好无损。塔身背面嵌镌刻的《海会院明惠大师铭记碑》,记载了石塔雕造的年代和源起。  宋文强副局长介绍说,明惠大师塔全由石质雕造,总体造型仿照木构建筑,均采用柱枋椽飞等构件和破直棱窗的做法,与长子法兴寺燃灯塔一样,是研究我国唐代建筑技术和雕刻艺术极为珍贵的实物遗存。其造型优美、形制典雅,做法古朴精巧,高宽比例适度,雕刻内容丰富,细部装饰雅致,雕刻技艺纯熟,虽非巨构,但艺术价值极高,被学术界权威人士视为唐代石塔建筑中的珍品和独特范例。  《柴泽俊古建筑文集》中曾这样描述:“与我国同时期单层方形石塔相比,如北京房山云居寺小西天中台小台塔、甘肃永靖炳灵寺第3窟中石塔、山西晋城青莲寺慧峰禅师塔、高平开化寺大愚禅师塔等,其造型之美,雕刻之精,皆高出一筹。”“在已知的唐代石塔中,塔刹精致而保存完好者,此为最佳。”“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佛教发展的黄金时代——唐代时的佛教石雕艺术已达到了高峰。尽管地处平顺山区,交通不便,但匠师们想象丰富,构思巧妙,加上他们的辛勤劳动和非凡技艺,才创造出这样精美的作品,使之成为我国唐代单层石塔中的代表作”。  追寻明惠大师轶事  提及明惠大师颜举的经历,宋文强介绍说,根据碑文记载,明慧大师原本姓颜,名举,山东临沂人,出身儒门,算是书香门第。出家修行似乎是他幼时的信念,“幼怀聪颖,性自不群,每厌繁尘,志求出离。”他很早就出家当了和尚,最初是在山东烟台一个叫鹤林寺的地方落发为僧,受了足戒,然后开始周游世界。他的足迹遍及江、浙、淮等地,遍访名能,遇到一个大师,得传心印,要承担起传承师傅学说的职责。于是他于淮、洪之地北上,途中经过潞州,来到黎城县的松池院(《潞安府志》上载松池院在黎城宋家庄),在心禅观住了两三年,重新开始云游,又来到平顺虹梯关这里为众启禅。这时他的名声大振,四方僧众纷纷来投。这时他度僧17名、尼3名,共20人,正式有了弟子。崇昭是其一。潞州节度使李宾大概是一个极信佛的人,唐懿宗咸通初年他用自己的俸资创修了一座寺院,请明慧大师当住持,这样,他就在这里呆了下来。  塔身背面镶嵌《海会院明惠大师铭记碑》,记载了明惠大师一段轶事:“大师与燕台鹤林寺鉴律师为师”,唐乾符四年,他住持海会院时,一天有人报告说:“‘保广贼寇欲害大师,宜速回避’。师云:‘吾久于生死心不怖焉,若被所诛,偿夙愿矣’。”当年,大师果然被杀。虚怀若谷的颜举死后被皇帝赐封“明惠大师”,塔随封号而名之,崇昭奉命就在海会院为大师建塔。铭文记载着,塔建于唐僖宗乾符四年,55年后于五代后唐长兴三年刊出塔铭。据《平顺县志》(清康熙版)记载,此处原有寺院,名“海会寺”,寺不知毁于何年,仅存石塔一座,名为明惠大师塔

\

,是晚唐高僧明惠禅师的墓塔。  保广与明惠大师关系成谜  在紫峰山下,如今的海会寺早已无影无踪,奉命建塔的崇昭和尚也没有留下只言片语,只有明惠大师塔静静地站立在那里,以沉默的方式表示这座寺院曾经的存在。  在采访中,宋文强对记者介绍说,《海会院明惠大师铭记碑》记载关于明惠大师遇害时,明惠大师与保广是什么样的关系,学术界一直猜测不休。从塔的铭文记载“保广贼寇欲害大师,宜速回避”中可以得知,保广是杀明惠大师的直接凶手。  在那个贼寇盛行的年代里,一切打家劫舍直至起兵造反的人都可以说是贼寇。但从碑文的记载上看,这个保广却是有来历的。保广对明惠大师的杀害显然是有准备的行动,所以有人事先告诉明惠大师,并让他回避。是谁知道保广的行动,又是谁告诉了明惠大师,仅从一个碑文无从知晓。从明惠大师的话里,分明可以感到他和保广之间有一种关系。一个佛界大师,无论如何不会把自己被一个贼寇所杀看成是正果之道。然而,明惠大师的确是被保广杀害了。  宋文强说,明惠大师死的日期是正月十三,上元节在即,想必是处处张灯结彩。月将满,天色净,在这样的时刻,明惠大师从容死去。一个怀着那样心绪的人,面对保广的屠刀,不会惊慌,只有从容就死。这验证了报告的正确,然而这个报告凶信的人没有留下名字,他的消息是来自保广本人,还是来自于其他人?他的身份又让人生出无穷的猜测。一个修行到明惠大师那种境界的僧人,“久于生死心不怖”——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可是面对将要死于保广之手,却说是:偿夙愿矣。这让人费解。死于一贼寇之手,还说是“偿夙愿矣”。保广是一个什么样的贼寇,连个传说也没有,可见他就是当江洋大盗也没有当到份上。既然他无迹可寻,那后面指使他的人就更加不好找寻了。  明惠大师塔有着高超的建筑艺术构想,有着高超的雕造工艺。它的设计者绝非一般的僧人,它的目的似乎也并不简单地为一个高僧建安身之处,而它的建造雕刻水平也绝非一般的工匠所

\

能达到。它有着深厚的佛教文化与东方文化内涵,承载了比它自身所体现的更多的人文价值。  明惠大师塔庄重地耸立在红褐色的紫峰山下,背后的高山,面前的流水,脚下的大地,头顶的蓝天,此刻全被它所拥有。大师的完美正是由这高山流水、蓝天大地组成的。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肉喂虎 以肉喂虎

以肉喂虎成语名称以肉喂虎成语拼音yǐ ròu wèi hǔ成...

以管窥天 以管窥天

以管窥天成语名称以管窥天成语拼音yǐ guǎn kuī tiān...

以索续组 以索续组

以索续组成语名称以索续组成语拼音yǐ suǒ xù zǔ成语...

以肉啖虎 以肉啖虎

以肉啖虎成语名称以肉啖虎成语拼音yǐ ròu dàn hǔ成...

以聋辨声 以聋辨声

以聋辨声成语名称以聋辨声成语拼音yǐ lóng biàn shē...

最新文章
想得玉人情,也合思量我。 想得玉人情,也合思量我。

想得玉人情,也合思量我。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想到他日是那样下场,则可 想到他日是那样下场,则可

想到他日是那样下场,则可以发愤矣。...

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 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

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古诗原文[挑错/...

想翠竹、碧梧风采,旧游何 想翠竹、碧梧风采,旧游何

想翠竹、碧梧风采,旧游何处。古诗原文[挑错/完善...

愁与西风应有约,年年同赴 愁与西风应有约,年年同赴

愁与西风应有约,年年同赴清秋。...

想边鸿孤唳,砌蛩私语。_1 想边鸿孤唳,砌蛩私语。_1

想边鸿孤唳,砌蛩私语。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宋...

想见广寒宫殿,正云梳风掠 想见广寒宫殿,正云梳风掠

想见广寒宫殿,正云梳风掠。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

想翠竹、碧梧风采,旧游何 想翠竹、碧梧风采,旧游何

想翠竹、碧梧风采,旧游何处。...

想牧之、千载尚神游,空山 想牧之、千载尚神游,空山

想牧之、千载尚神游,空山冷。古诗原文[挑错/完善...

想边鸿孤唳,砌蛩私语。 想边鸿孤唳,砌蛩私语。

想边鸿孤唳,砌蛩私语。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宋...

友情链接

手机版 网站地图